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咱们继续介绍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疏》中间的“二河白道喻”
我们上一节说到这个主人公刚走了一步两步,东岸的群贼土匪就喊:“仁者你回来!”喊得很好听,喊他“仁者”,这个仁义的“仁”啊,你赶紧回来,你这条白道太险恶了,旁边又是水那么汹涌,又是火那么猛烈,你没法儿过去,你去了必死无疑,你赶紧回来,我们关心你,我们对你没有恶意,赶紧回来吧!他能不能回去呢?不能回去呀!回去就是个死啊!很多人就是这么相信了群贼,相信了这群土匪的谎话,被喊回去了,一喊回去,完蛋了,就堕入到六道轮回,在下三道中受苦,百劫千生,求出无期啊!但是这个人不傻,我们故事中间的这个人一点都不傻。
“此人虽闻唤声,亦不回顾,一心直进,念道而行”:这个人听到两种呼唤,一种是对岸的人在说“你一心正念直来,我能保护你,我也能保护你不堕落在水火二河当中”:一种是后面的人在喊他“回来,这个白道太危险,你肯定是过不去的。我们对你没有恶意,我们不是要害你”。虽然背后群贼的喊声,但是他没被欺骗,没受诱惑,他只听从对岸的呼唤声,也不回头看一眼,又是一个“直进”,一心一意顺着这条白道直进,顺着这条白道,念念不舍这条白道,向西而去。
“须臾即到西岸,永离诸难,善友相见,庆乐无已”:一百步嘛,这条道一共就一百步,所以走起来很快,时间很短,需要过道用的时间极短,在对面的保护下,很快四平八稳就到了西岸,火没烧着他,水没淹到他。到了西岸,刹那间就永远离开了群贼、恶兽、毒虫、水火种种险难的境界,种种九死一生、十死无生的境界,全部都远离了。到了西岸之后,与善友、与家人团聚,感到无上的喜悦。
“此是喻也”:这个比方打完了,善导大师总结说这是一个比喻,这个比喻说的就是我们这些六道、接触到净土法门的众生
那么比喻打完了,善导大师要解释啊!前面是“喻”,后面是“合喻”;前面是打比方,后面是解释打比方。咱们先把原文给大家分享一下:
次合喻者:言东岸者,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;言西岸者,即喻极乐宝国也;言群贼、恶兽诈亲者,即喻众生六根、六识、六尘、五阴、四大也;言无人空迥泽者,即喻常随恶友,不值真善知识也;言水火二河者,即喻众生贪爱如水、瞋憎如火也;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,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,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。乃由贪瞋强故,即喻如水火;善心微故,喻如白道。
又水波常湿道者,即喻爱心常起,能染污善心也;又火焰常烧道者,即喻瞋嫌之心,能烧功德之法财也;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,即喻回诸行业,直向西方也;言东岸闻人声劝遣,寻道直西进者,即喻释迦已灭,后人不见,由有教法可寻,即喻之如声也;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,即喻别解、别行、恶见人等妄说见解,迭相感乱及自造罪退失也;言西岸上有人唤者,即喻弥陀愿意也;言须臾到西岸,善友相见喜者,即喻众生久沈生死,旷劫轮回,迷倒自缠,无由解脱,仰蒙释迦发遣,指向西方,又藉弥陀悲心招唤,今信顺二尊之意,不顾水火二河,念念无遗,乘彼愿力之道,舍命已后,得生彼国,与佛相见,庆喜何极也。
咱们一个一个解释,善导大师解释这个比喻。
“言东岸者,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”:东岸就比喻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是火宅,就好比是家里面着了火,整个房子着火了,不能待,待的后果那是百死无生
“言西岸者,即喻极乐宝国也”:西岸就比喻成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、无量无边的宝国。西方极乐世界在西边,我们这儿由此去西方十万亿国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所以善导大师比喻的时候没有倒过来,东边是娑婆世界,西边是西方极乐世界,他没有反一反。
“言群贼、恶兽诈亲者”:比喻六根、六尘、五阴,四大;“诈”,欺诈、虚伪,“诈亲”就是假装友好亲善,假装关心你。我关心你,我们没有恶意,其实是想要害你。“群贼、恶兽诈亲”指哪些呢?“六根”,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,“六根”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:那么六根接触到的是“六尘”—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眼睛接触到色,耳朵听到声音,鼻子闻到香,舌头尝到味儿,身体接触到,意就是意识,意识接触到了外界的各种法,这里的“法”不是指佛法,不是指正法。那么六尘、六根,还有六识,六根对六尘产生分别,比如眼睛看到色,看到外界的景象,不管是好看的不好看的,看到的这个有色的形象,就对色产生一个认识,这个就是“识”—眼识:再比如耳朵听到声音,他就产生了耳识,产生了一个意识,产生了一个认知;再比如说鼻子闻到香味、闻到臭味,他就产生了一个认知,这个是香的,那个是臭的,这就是“识”。那么身体、意识都一样,这叫“六识”。“五阴”也叫五蕴,我们人生八苦中有五蕴炽盛,也叫五阴炽盛,《心经》里面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就是“五阴”。这其实简单的大家就理解成是我们的身心,我们凡夫的身心,“五阴”,“阴”就是覆盖,所以“阴”也同“蕴”,草字头覆盖住。“色”是指我们的色身,受、享、行、识是指我们心的四种状态。《心经》里说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然后又说“受享行识、亦复如是”。意思是说“色是空,空是色:受、想、行、识也是空,空也是色:受是空,空也是受:享是空,空也是享:行识是空,空也是行识”。有点拗口,咱们不用去深究,这个跟咱们念佛没关系,稍微解释一下。“四大”:佛家认为“四大”是地、水、火、风构成身体的四大要素,佛家认为咱们这个肉身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构成的,所以叫“四大”—四大要素。
这些叫做“群贼”,为什么叫做“贼”呢?因为这些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四大、五阴会偷窃我们的功德法财,我们好不容易修了一点功德,就被这“四大、五蕴”、就被这“六根、六识”给偷走了,给这些妄念障碍住了。好不容易终于攒了一点点资粮,被他们偷走了,而且他们伪装得很可爱,伪装得跟我们关系很亲密,我们受骗了还把他们当好朋友。我们人每天照镜子,护肤、美容,不就是要把身体当作好东西吗?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凡夫不能够分辨、不能够辨识,才被六根、六尘、六识所左右。好看的,不自然就多看几眼:好听的,自然而然就想多听,甚至反复听;不好听的赶紧关掉,不好听的赶紧远离,甚至把耳朵塞起来,还皱眉头,皱眉头起嗔恨之心,烦死了。好听的,好吃的,哎呀一吃,大生欢喜之心。这个欢喜之心也好,嗔恨之心也罢,触境逢缘,因为接触到外面的环境,逢到了外缘,内心就起种种烦恼,就起种种恶念,所以这叫“群贼、恶兽、诈亲”。
咱们继续介绍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疏》中间的“二河白道喻”
我们上一节说到这个主人公刚走了一步两步,东岸的群贼土匪就喊:“仁者你回来!”喊得很好听,喊他“仁者”,这个仁义的“仁”啊,你赶紧回来,你这条白道太险恶了,旁边又是水那么汹涌,又是火那么猛烈,你没法儿过去,你去了必死无疑,你赶紧回来,我们关心你,我们对你没有恶意,赶紧回来吧!他能不能回去呢?不能回去呀!回去就是个死啊!很多人就是这么相信了群贼,相信了这群土匪的谎话,被喊回去了,一喊回去,完蛋了,就堕入到六道轮回,在下三道中受苦,百劫千生,求出无期啊!但是这个人不傻,我们故事中间的这个人一点都不傻。
“此人虽闻唤声,亦不回顾,一心直进,念道而行”:这个人听到两种呼唤,一种是对岸的人在说“你一心正念直来,我能保护你,我也能保护你不堕落在水火二河当中”:一种是后面的人在喊他“回来,这个白道太危险,你肯定是过不去的。我们对你没有恶意,我们不是要害你”。虽然背后群贼的喊声,但是他没被欺骗,没受诱惑,他只听从对岸的呼唤声,也不回头看一眼,又是一个“直进”,一心一意顺着这条白道直进,顺着这条白道,念念不舍这条白道,向西而去。
“须臾即到西岸,永离诸难,善友相见,庆乐无已”:一百步嘛,这条道一共就一百步,所以走起来很快,时间很短,需要过道用的时间极短,在对面的保护下,很快四平八稳就到了西岸,火没烧着他,水没淹到他。到了西岸,刹那间就永远离开了群贼、恶兽、毒虫、水火种种险难的境界,种种九死一生、十死无生的境界,全部都远离了。到了西岸之后,与善友、与家人团聚,感到无上的喜悦。
“此是喻也”:这个比方打完了,善导大师总结说这是一个比喻,这个比喻说的就是我们这些六道、接触到净土法门的众生
那么比喻打完了,善导大师要解释啊!前面是“喻”,后面是“合喻”;前面是打比方,后面是解释打比方。咱们先把原文给大家分享一下:
次合喻者:言东岸者,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;言西岸者,即喻极乐宝国也;言群贼、恶兽诈亲者,即喻众生六根、六识、六尘、五阴、四大也;言无人空迥泽者,即喻常随恶友,不值真善知识也;言水火二河者,即喻众生贪爱如水、瞋憎如火也;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,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,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。乃由贪瞋强故,即喻如水火;善心微故,喻如白道。
又水波常湿道者,即喻爱心常起,能染污善心也;又火焰常烧道者,即喻瞋嫌之心,能烧功德之法财也;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,即喻回诸行业,直向西方也;言东岸闻人声劝遣,寻道直西进者,即喻释迦已灭,后人不见,由有教法可寻,即喻之如声也;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,即喻别解、别行、恶见人等妄说见解,迭相感乱及自造罪退失也;言西岸上有人唤者,即喻弥陀愿意也;言须臾到西岸,善友相见喜者,即喻众生久沈生死,旷劫轮回,迷倒自缠,无由解脱,仰蒙释迦发遣,指向西方,又藉弥陀悲心招唤,今信顺二尊之意,不顾水火二河,念念无遗,乘彼愿力之道,舍命已后,得生彼国,与佛相见,庆喜何极也。
咱们一个一个解释,善导大师解释这个比喻。
“言东岸者,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”:东岸就比喻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是火宅,就好比是家里面着了火,整个房子着火了,不能待,待的后果那是百死无生
“言西岸者,即喻极乐宝国也”:西岸就比喻成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、无量无边的宝国。西方极乐世界在西边,我们这儿由此去西方十万亿国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所以善导大师比喻的时候没有倒过来,东边是娑婆世界,西边是西方极乐世界,他没有反一反。
“言群贼、恶兽诈亲者”:比喻六根、六尘、五阴,四大;“诈”,欺诈、虚伪,“诈亲”就是假装友好亲善,假装关心你。我关心你,我们没有恶意,其实是想要害你。“群贼、恶兽诈亲”指哪些呢?“六根”,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,“六根”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:那么六根接触到的是“六尘”—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眼睛接触到色,耳朵听到声音,鼻子闻到香,舌头尝到味儿,身体接触到,意就是意识,意识接触到了外界的各种法,这里的“法”不是指佛法,不是指正法。那么六尘、六根,还有六识,六根对六尘产生分别,比如眼睛看到色,看到外界的景象,不管是好看的不好看的,看到的这个有色的形象,就对色产生一个认识,这个就是“识”—眼识:再比如耳朵听到声音,他就产生了耳识,产生了一个意识,产生了一个认知;再比如说鼻子闻到香味、闻到臭味,他就产生了一个认知,这个是香的,那个是臭的,这就是“识”。那么身体、意识都一样,这叫“六识”。“五阴”也叫五蕴,我们人生八苦中有五蕴炽盛,也叫五阴炽盛,《心经》里面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就是“五阴”。这其实简单的大家就理解成是我们的身心,我们凡夫的身心,“五阴”,“阴”就是覆盖,所以“阴”也同“蕴”,草字头覆盖住。“色”是指我们的色身,受、享、行、识是指我们心的四种状态。《心经》里说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”,然后又说“受享行识、亦复如是”。意思是说“色是空,空是色:受、想、行、识也是空,空也是色:受是空,空也是受:享是空,空也是享:行识是空,空也是行识”。有点拗口,咱们不用去深究,这个跟咱们念佛没关系,稍微解释一下。“四大”:佛家认为“四大”是地、水、火、风构成身体的四大要素,佛家认为咱们这个肉身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种元素构成的,所以叫“四大”—四大要素。
这些叫做“群贼”,为什么叫做“贼”呢?因为这些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四大、五阴会偷窃我们的功德法财,我们好不容易修了一点功德,就被这“四大、五蕴”、就被这“六根、六识”给偷走了,给这些妄念障碍住了。好不容易终于攒了一点点资粮,被他们偷走了,而且他们伪装得很可爱,伪装得跟我们关系很亲密,我们受骗了还把他们当好朋友。我们人每天照镜子,护肤、美容,不就是要把身体当作好东西吗?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凡夫不能够分辨、不能够辨识,才被六根、六尘、六识所左右。好看的,不自然就多看几眼:好听的,自然而然就想多听,甚至反复听;不好听的赶紧关掉,不好听的赶紧远离,甚至把耳朵塞起来,还皱眉头,皱眉头起嗔恨之心,烦死了。好听的,好吃的,哎呀一吃,大生欢喜之心。这个欢喜之心也好,嗔恨之心也罢,触境逢缘,因为接触到外面的环境,逢到了外缘,内心就起种种烦恼,就起种种恶念,所以这叫“群贼、恶兽、诈亲”。
我是你的倾城未来 田园戏精 歌行:我在青城山修仙 我唤醒了黑化boss 我,高考落榜去当捉鬼天师 郜爷的小仙女又甜又娇 断刃行 硬核少女的直播间 盛世乱影:穿越者,我有仨 这个世界有大可怖 左耳听韵,右耳听你 都加点成神了,你还叠装备? 神明大人又作死了 天地十二珠 金牌女律师 那年青春人和事 兽魂军团从神树开始 天陨炼星 全球塔防:开局一本怪物图鉴 侵占她的世界
苏逸穿越到灵气复苏,修炼功法获得强大武力的世界。激活功法亿万倍加速系统。境界越高,加速越快!高考后,大一没读完,别人才突破一个大境界,苏逸连跨四个大境界,突破王境。圣女惊呆了,大一没读完就称王,数千年来第一人,当之无愧。十年不到,苏逸成帝。恰值无数异族老怪物,入侵神夏,神夏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。一道刀光闪过,异族死绝...
嫡女无双妖孽王爷请让道简介emspemsp嫡女无双妖孽王爷请让道是青霞云的经典其他类型类作品,嫡女无双妖孽王爷请让道主要讲述了一朝重生,凤凰涅槃,朝堂之上,能言善辩,一挽狂澜。医术武功青霞云最新鼎力大作,年度必看其他类型。PO1...
坊间猎奇手记简介emspemsp关于坊间猎奇手记我女友失踪了,去找一个巫师占卜,巫师是个美女,建议我不要再找下去,以免徒增伤感,并且要高价,说我在哪一天可以看到我女友。次日我参加一个舞会,看到巫师在台上跳舞,舞姿优美。我感觉...
200年探索,人类发现新能源300年开发,人类开辟新空间400年研究,人类拥有了异能当所有人类都满怀期待下一个百年,普尼斯战争一声炮响,海里走上来一群怪物。开始吧。银发的男人在王座上一声令下,陆地上的血眨眼便染红了海岸五十年前,天空黑压压一片。乌鸦遍布城市的每一处角落,用血色的眼睛盯着你,到处宣扬死亡的气息直到现在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心,别被乌鸦盯上了。她清寂姝丽的容貌上绽开一朵凄凉的花,望着那即将到来的永夜,默默慨叹。站在极大的夜幕下观赏着战火,灵魂在黑暗的命运里不断挣扎。她是海中的暗鸦,生者的死神,亡灵的主人如果您喜欢小心,别被乌鸦盯上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卿亲于心简介emspemsp关于卿亲于心余心心上辈子是被自己活活蠢死的,这一辈子,她要好好的守护这属于自己的生活。但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,当初说好互惠互利,现在却像一块牛皮糖一样,让她想甩都甩不掉!追更juseshuwuccwo...
重生为赵云长子赵统。汉建安十七年,二刘决裂。落凤坡前面对着即将陨落的凤雏,赵统该如何救,又该如何兴复汉室?继父命之志,讨篡汉之贼,扬华夏之威。如果您喜欢三国从落凤坡开始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